面对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,许多企业虽已尝试应用,但实际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,这也是当前企业的普遍现状,生成式AI驱动的生产力尚未真正形成。迈向2025年,企业如何突破瓶颈,做好准备,打造全方位领先的AI组织?
近日,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吴明辉在青腾大学(TencentX)的一场主题授课中就此话题分享了深刻见解。
2019年,我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那时,我在学校已经开始研究大模型,但它还仅仅是出现在研究综述的方法之一。直到2023年,ChatGPT引起大众关注,我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领域,带领团队全面拥抱大模型。面对这项新技术,和多数人一样,起初团队的响应并不热烈,许多同事仍在观望。后来,我带领一个小型研发团队,开发了“小明助理”Copilot(这也是目前我们全员都在使用的AI工具,同时也已经服务于多家企业客户)。2023年7月底开发时,它的主要使用群体还是我们的产研同学,其他同事大多不会编写提示词(prompt),也不知道这个工具对自己有什么用。
转机出现在十一假期过后,我们举办了一场大模型竞赛。在竞赛开始前,我们组织了一场全面的培训,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prompt和对话流程。大家突然意识到,这个工具不仅易于使用,而且适用于所有人,不光是技术人员。到了十一月底,我们的日活跃用户已经上升到70%,我们在AI提高生产力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。
如果只懂得编写单一的prompt,那么生产效率仍难以实现大幅提升。我们还需要将一些复杂而枯燥的任务,通过agent模式实现出来。完成工具普及之后,我们开始着手进行更高阶的工作——教大家如何开发agent。
令人振奋的是,除了研发团队之外,其他同事在接受培训后也能编写agent了。我们的HR团队搭建了用于招聘、面试和简历分析的agent,并且已经非常活跃地使用起来。现在我自己还在使用一个CEO和高管团队的专用agent。
像我们的销售和售前团队拥有大量的历史文档库,如何让新加入的销售同事快速了解公司产品,以及客户的业务范畴,帮助他们从公司现有的资料库中找到最适合提案的内容?现在这些都可以通过agent实现。
除了研发团队,我们还有一支庞大的队伍——数据分析师。上一代AI很多东西分析得还不够好,需要分析师手动打标签、深度挖掘分析。但现在,AI已经能够更加自动化地执行许多任务,分析师们的部分工作也可以通过AI来完成。
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看,过去,我们主要服务于世界五百强等大型企业,随着AI技术的不断深入,我们现在也有了更多服务中小企业的机会。
生成式AI兴起后,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——生成式营销。我们与国内市场营销领域的顶尖院校—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行业报告,解读生成式营销的价值和应用,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当下有了更深层次的实践意义。
以我们所在的广告营销行业为例,广告营销的核心生产流程包括:消费者洞察、广告创意制作与生成,以及传播策略,包括媒介采买和触点设计。首先,我们需要结合消费者洞察,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,制定广告策略;其次,我们要制作相应的广告内容,包括传统硬广,社媒种草,以及在自有的官方渠道生成私域内容;最后,我们需要将内容投放出去,涉及到流量采买和投放控制。
目前,营销生产力的瓶颈在于,尽管互联网广告已经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推送,但绝大多数企业仍在发布相同的内容。企业知道应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个性化沟通,但缺乏多样化内容的生产能力,而内容生产需要懂内容的专业人士,成本高昂。
面对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,市场部可能会尝试使用AI工具,但许多同事可能会告诉老板这些工具并不太好用,这是大多数企业当前的状态,也是我说的生产力尚未形成。只有当这些瓶颈被突破,新的生产关系才能算真正形成。
我们常说,y=f(x),大模型是函数f,是推理系统。当你希望用它提升生产力时,你需要输入x,也就是那些真正有助于输出目标y的核心信息。你可以将这些信息写入prompt中,或者使用其他方法。但如果没有x,就不太可能生成一个合格的y,这是基本的原理。
2024年,大模型f本身在不断进步,最大的进步是多模态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。这意味着我们在提供信息时,不再局限于文字prompt,还可以提供图片、视频作为输入。我们也开发了用于广告营销场景的多模态大模型。
许多企业在广告投放前需要进行测试,确保广告片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负面感受。以前,我们会邀请消费者前来观看广告片,并通过传感器和多目摄像头,监测消费者的脑电变化和眼球注意力,帮助客户提前测试广告可能引发的消费者情绪变化。如果情绪反应正面,广告可以正常投放;如果不是,就需要进行修改。因为投放广告的成本远高于制作广告的成本。
今天,我们可以让AI代替消费者观看广告,并让不同的AI扮演不同的角色。我们研发的超图多模态大语言模型(HMLLM)不仅可以预测消费者情绪反应,还可以进行对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描述,向品牌主解释消费者为何情绪高涨或低落。我们的研究在今年全球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CMMM上获得了最佳论文提名。论文获奖的核心原因在于,我们认为情感反应是由观看者这个主体决定的,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实现AI情感理解,并能根据不同群体的属性进行分析。
当前,许多企业都在做社媒种草,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实施全员营销策略(KOS种草)。特别是拥有线下门店的企业,拥有成百上千的销售团队,企业鼓励全员参与小红书文案创作和抖音、视频号的内容发布。
当你动员一千人去发布帖子时,可能会遇到几种情况。有些员工可能并不会发布,或者发布的质量不高。还有一种情况是,虽然内容质量很高,但发布的是相同的帖子。对于同质化的帖子,平台无法收录,企业也就无法实现种草效果,吸引流量。
从营销的角度来看,AI生成内容存在一个矛盾,那就是需要在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。内容多元化的前提是精细化的洞察,企业在了解产品专业知识的基础上,还需要掌握消费者的情绪、注意力以及他们喜欢的内容。在这方面,多模态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。
例如,在奥运会之后,高考发榜成为网络热点。运用多模态技术,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爆帖并没有直接提及录取通知书,而是采用了配图来呈现。如果仅使用单一模态,便难以挖掘到相关爆帖和流量趋势。
除了外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讨论的内容,企业知识也同样重要。比如业务数据、员工个人构建的知识体系,以及外部专业知识等等。
在y=f(x)的基础上,我们还引入了另一个变量z,即效果监测。通过了解内容发布后的表现,比如转发、评论和点赞情况,以及广告投放后的点击率和后续转化行为,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迭代和优化品牌的营销策略。
让每个人都能使用AI至关重要。即使AI工具提供了很多功能,也不一定能保证大家都会去使用,这是当下许多团队面临的现实问题。我在这里分享一些底层逻辑的思考,这些思考源自于前百度首席产品架构师俞军老师提出的一个公式:产品价值=(新体验-旧体验)-替换成本。
大家可以思考两点:第一,新工具与旧工具相比,能力提升和体验改善有多大?如果差距很小,用户可能不太愿意去使用;第二,替代成本有多高?
目前有两种AI工具形态,一种是“agent”,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任务,相当于将复杂的工作流程,通过一个指令完整地执行;另一种是“copilot”,可以让AI与现有工具联系起来,极大地降低替代成本。
最后,我想借用一套理论来说明生成式AI的生产力转化路径,企业要以组织能力为中心,自上而下推动,培养员工思维,提升员工能力,并重视员工治理,让每个员工了解生成式AI背后的道理,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工具、组织架构,以及文化环境。
面对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,许多企业虽已尝试应用,但实际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,这也是当前企业的普遍现状,生成式AI驱动的生产力尚未真正形成。迈向2025年,企业如何突破瓶颈,做好准备,打造全方位领先的AI组织?
近日,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吴明辉在青腾大学(TencentX)的一场主题授课中就此话题分享了深刻见解。
2019年,我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那时,我在学校已经开始研究大模型,但它还仅仅是出现在研究综述的方法之一。直到2023年,ChatGPT引起大众关注,我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领域,带领团队全面拥抱大模型。面对这项新技术,和多数人一样,起初团队的响应并不热烈,许多同事仍在观望。后来,我带领一个小型研发团队,开发了“小明助理”Copilot(这也是目前我们全员都在使用的AI工具,同时也已经服务于多家企业客户)。2023年7月底开发时,它的主要使用群体还是我们的产研同学,其他同事大多不会编写提示词(prompt),也不知道这个工具对自己有什么用。
转机出现在十一假期过后,我们举办了一场大模型竞赛。在竞赛开始前,我们组织了一场全面的培训,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prompt和对话流程。大家突然意识到,这个工具不仅易于使用,而且适用于所有人,不光是技术人员。到了十一月底,我们的日活跃用户已经上升到70%,我们在AI提高生产力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。
如果只懂得编写单一的prompt,那么生产效率仍难以实现大幅提升。我们还需要将一些复杂而枯燥的任务,通过agent模式实现出来。完成工具普及之后,我们开始着手进行更高阶的工作——教大家如何开发agent。
令人振奋的是,除了研发团队之外,其他同事在接受培训后也能编写agent了。我们的HR团队搭建了用于招聘、面试和简历分析的agent,并且已经非常活跃地使用起来。现在我自己还在使用一个CEO和高管团队的专用agent。
像我们的销售和售前团队拥有大量的历史文档库,如何让新加入的销售同事快速了解公司产品,以及客户的业务范畴,帮助他们从公司现有的资料库中找到最适合提案的内容?现在这些都可以通过agent实现。
除了研发团队,我们还有一支庞大的队伍——数据分析师。上一代AI很多东西分析得还不够好,需要分析师手动打标签、深度挖掘分析。但现在,AI已经能够更加自动化地执行许多任务,分析师们的部分工作也可以通过AI来完成。
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看,过去,我们主要服务于世界五百强等大型企业,随着AI技术的不断深入,我们现在也有了更多服务中小企业的机会。
生成式AI兴起后,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——生成式营销。我们与国内市场营销领域的顶尖院校—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行业报告,解读生成式营销的价值和应用,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当下有了更深层次的实践意义。
以我们所在的广告营销行业为例,广告营销的核心生产流程包括:消费者洞察、广告创意制作与生成,以及传播策略,包括媒介采买和触点设计。首先,我们需要结合消费者洞察,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,制定广告策略;其次,我们要制作相应的广告内容,包括传统硬广,社媒种草,以及在自有的官方渠道生成私域内容;最后,我们需要将内容投放出去,涉及到流量采买和投放控制。
目前,营销生产力的瓶颈在于,尽管互联网广告已经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推送,但绝大多数企业仍在发布相同的内容。企业知道应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个性化沟通,但缺乏多样化内容的生产能力,而内容生产需要懂内容的专业人士,成本高昂。
面对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,市场部可能会尝试使用AI工具,但许多同事可能会告诉老板这些工具并不太好用,这是大多数企业当前的状态,也是我说的生产力尚未形成。只有当这些瓶颈被突破,新的生产关系才能算真正形成。
我们常说,y=f(x),大模型是函数f,是推理系统。当你希望用它提升生产力时,你需要输入x,也就是那些真正有助于输出目标y的核心信息。你可以将这些信息写入prompt中,或者使用其他方法。但如果没有x,就不太可能生成一个合格的y,这是基本的原理。
2024年,大模型f本身在不断进步,最大的进步是多模态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。这意味着我们在提供信息时,不再局限于文字prompt,还可以提供图片、视频作为输入。我们也开发了用于广告营销场景的多模态大模型。
许多企业在广告投放前需要进行测试,确保广告片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负面感受。以前,我们会邀请消费者前来观看广告片,并通过传感器和多目摄像头,监测消费者的脑电变化和眼球注意力,帮助客户提前测试广告可能引发的消费者情绪变化。如果情绪反应正面,广告可以正常投放;如果不是,就需要进行修改。因为投放广告的成本远高于制作广告的成本。
今天,我们可以让AI代替消费者观看广告,并让不同的AI扮演不同的角色。我们研发的超图多模态大语言模型(HMLLM)不仅可以预测消费者情绪反应,还可以进行对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描述,向品牌主解释消费者为何情绪高涨或低落。我们的研究在今年全球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CMMM上获得了最佳论文提名。论文获奖的核心原因在于,我们认为情感反应是由观看者这个主体决定的,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实现AI情感理解,并能根据不同群体的属性进行分析。
当前,许多企业都在做社媒种草,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实施全员营销策略(KOS种草)。特别是拥有线下门店的企业,拥有成百上千的销售团队,企业鼓励全员参与小红书文案创作和抖音、视频号的内容发布。
当你动员一千人去发布帖子时,可能会遇到几种情况。有些员工可能并不会发布,或者发布的质量不高。还有一种情况是,虽然内容质量很高,但发布的是相同的帖子。对于同质化的帖子,平台无法收录,企业也就无法实现种草效果,吸引流量。
从营销的角度来看,AI生成内容存在一个矛盾,那就是需要在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。内容多元化的前提是精细化的洞察,企业在了解产品专业知识的基础上,还需要掌握消费者的情绪、注意力以及他们喜欢的内容。在这方面,多模态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。
例如,在奥运会之后,高考发榜成为网络热点。运用多模态技术,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爆帖并没有直接提及录取通知书,而是采用了配图来呈现。如果仅使用单一模态,便难以挖掘到相关爆帖和流量趋势。
除了外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讨论的内容,企业知识也同样重要。比如业务数据、员工个人构建的知识体系,以及外部专业知识等等。
在y=f(x)的基础上,我们还引入了另一个变量z,即效果监测。通过了解内容发布后的表现,比如转发、评论和点赞情况,以及广告投放后的点击率和后续转化行为,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迭代和优化品牌的营销策略。
让每个人都能使用AI至关重要。即使AI工具提供了很多功能,也不一定能保证大家都会去使用,这是当下许多团队面临的现实问题。我在这里分享一些底层逻辑的思考,这些思考源自于前百度首席产品架构师俞军老师提出的一个公式:产品价值=(新体验-旧体验)-替换成本。
大家可以思考两点:第一,新工具与旧工具相比,能力提升和体验改善有多大?如果差距很小,用户可能不太愿意去使用;第二,替代成本有多高?
目前有两种AI工具形态,一种是“agent”,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任务,相当于将复杂的工作流程,通过一个指令完整地执行;另一种是“copilot”,可以让AI与现有工具联系起来,极大地降低替代成本。
最后,我想借用一套理论来说明生成式AI的生产力转化路径,企业要以组织能力为中心,自上而下推动,培养员工思维,提升员工能力,并重视员工治理,让每个员工了解生成式AI背后的道理,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工具、组织架构,以及文化环境。